增颜值、提气质,济南擦亮“文明典范”新名片

2021/9/23 15:04:16   来源:大众网    

  “小清河的水越来越清澈了,每天在河边走一走,感受满眼的绿色,心情十分自然和舒畅。”家住小清河沿岸的居民许媛道出了对小清河水质变化的喜爱之情。文明是现代城市的显著标志,而和谐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更是为文明城市增添了亮丽的底色,成为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考量指标。

  回望2020年,济南奋力夺取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三连冠”,城市文明站上了新高度。现在,济南已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冲锋号”。随着蓝天白云持续增多,碧水清流愈发澄澈,城市生态品质不断提升,属于泉城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最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水质“哨兵”全域监控

  绘出“水更清岸更绿”新画卷

  中秋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济南结束了连续两天的阴雨天气,天空放晴。在小清河五柳岛公园,不少市民到此游玩赏景。走在河边的漫步长廊,感受着身侧的波光粼粼,远处的夕阳映照在河水上,如千支金丝银线,随着水波晃动。一派绿树在水中、水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美丽景象。

  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河道水体的污染治理工作,以水十条为纲领、以水质改善为核心,不断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全面建立了有制度、有考核、有落实、有督办的工作体制,“水更清岸更绿”新画卷正逐步变为现实。

  济南在全市重点流域安装81个水质在线微站,通过这些水质“哨兵”实时监控济南市水环境质量状况,全方位查找水环境污染源、监控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提高对水环境质量状况的把握能力。同时,充分应用在线监测数据变化趋势,及时、准确、快速判断污染超标情况,重点对国、省控断面进行当日分析、当日通报、当日督办,一旦发现断面超标,立即启动河流沿岸徒步排查机制,力争当日整改、当日见效。

  此外,济南还建设了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积极推行热点网格研判、移动执法系统等信息化手段,与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进行对接,互联互通,全面提升环境监管工作规范化、痕迹化、信息化水平。2021年以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以全面自查代替被动迎查,先后7次组织开展水污染防治大排查,累计出动1900人次,对全市65个河流断面水质情况、53家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148个重点入河排污口等事项进行拉网式检查。

  随着多方面的持续发力,2021年8月,济南市10个国控断面100%达标,其中7个优于水质考核目标,国控断面好三类水体比例达到90%,小清河辛丰庄出境断面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重点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提升显著。

  科技刷新泉城“气质”

  城市与蓝天白云常相伴

  蓝天白云常做客,青山碧水入画来。这是越来越多市民对济南城市“气质”的感受。翻开微信朋友圈,时不时就会发现“泉城蓝”这位老友又打卡上线了。

  提升济南“气质”,就得从头顶这块天开始。在国家、省尚未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的情况下,济南市提早谋划、提早部署,召开全市专题会议,出台《济南市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确定工作任务及分工,为全年工作提供指引和保障。

  今年,济南市成立了由12个市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的VOCs综合整治工作专班,对排放量较大的116家企业逐家进行“一企一策”整治效果评估。在6月开始,部署开展为期四个月的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专项检查工作,瞄准敞开液面废气逸散、有机液体装卸废气治理、单一治理设施废气收集治理等10项重点内容,开展精细化检查。同时,根据行业管理不同特点、要求,分别拟定工业企业及在建工程等领域《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明白纸》,加大宣传,引导工业企业和建设工地减少VOCs排放量。

  此外,济南市还加强科技支撑,科学精准治污。紧盯空气质量数据,每日分析研判空气质量形势,提出管控措施。同时,与清华大学团队建立合作,联合开展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跟踪研究,构建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深度融合的“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完善”的协同创新工作模式,提出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综合解决方案,为落实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要求提供有效支撑。

  多措并举,换来的是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将出现在济南城市上空。今年1-7月,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8.6%,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分别改善7.0%、16.3%。良好以上天数为125天,同比增加3%。

  以“碳中和”为引领

  下好绿色转型先手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是密不可分的,济南充分利用碳中和、碳达峰的历史机遇,以“碳中和”为引领,坚持走低碳路线,下好“绿色转型”先手棋,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日趋成为大家推崇的良好风尚,建设低碳城市,追求绿色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济南市构建成立了济南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协作工作机制,为充分调动部门、地方、行业的力量,构建绿色低碳引领下的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济南组建了国家级、省级、市级三个层面的专业支撑机构,提升应对工作技术支撑能力,开展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工作,完成了济南市2016年、2018年温室气体清单报告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实施方案研究,为今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及“十四五”规划的开展奠定扎实基础。同时,2021年1月20日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北方中心战略合作意向。赴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知名科研机构,寻求合作构筑高水平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基台,调研各相关部门,全力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突出产业提质,转型升级厚植“发展潜力”。积极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清洁能源,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累计完成企业技术改造项目2810个,总投资达1992亿元。2020年,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7.9%、19.9%。一个个企业在创新的催动下,展现出了惊人能量,提升了济南经济绿色发展能力。

  文明城市的创建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而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则有着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高品质,这关乎百姓民生、美好家园、幸福生活。为民创城,让这座城市更宜居、宜学、宜商,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济南从未停步,一直在路上。

编辑:李真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