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14 9:58:50 来源:中国山东网
2009年,一直致力于新媒体工作的殷美玲来到大众网工作,那时,还没有3G、4G,用户手机更多使用的是彩信和wap,但国内一些商业网站已经开始基于WAP开发一些手机网站了。2009年下半年,新浪微博开始内测,那时国外的twitter已经很火了,团队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普通用户级产品的新方向,考虑到新浪很难快速将这款产品落到全国各地,团队及时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众众微博,专注本地人的互动。产品上线几个月,同时在线人数就达1万多人。这是殷美玲第一次尝试独立做一款新媒体产品。

2014年,齐鲁晚报开始向全媒体转型,殷美玲承担了移动端产品的重担,她表示:没有预算,没有技术,没有设备,只有6个刚刚招聘来的应届毕业生。移动端产品,从产品形态上可以粗略分为客户端、微博、微信。齐鲁晚报微博、微信账号倒是开通了,微博赶上了发展的红利,订户数有170万,微信开通了一年多,订户只有两万,那时,微信自媒体已经风生水起,在这样的技术和舆论环境下,主流媒体的声音非常弱小,缺乏传播影响力,这是话语权之争,也是对报纸营收能力的极大考验。
没有钱,怎么开发产品?殷美玲找了很多技术公司,大多要求先付部分定金再开发。后来,终于找到一家国有技术公司,对齐鲁晚报品牌很认可,愿意通过技术入股或后期支付的方式先行开发产品,通过多轮沟通,并和团队一起到公司总部考察后,殷美玲团队决定采取和第三方公司合作的方式,先把客户端做出来。2014年7月,齐鲁壹点的雏形初现,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版本更迭。
2014年,她对齐鲁晚报微信进行了大改造,重新定位,对内容采取全部重新生产为微信用户更喜爱的形式,而不是照搬报纸,由于微信地域属性强,产品又加强了本地的生活服务类内容生产和挖掘,很快,齐鲁晚报微信就出现了50万+的高点击类稿件,并一举成为当年的生活类微信媒体全国第一名,订户数也呈现井喷式增长。
同时,殷美玲对齐鲁晚报微博也进行了内容升级。将编辑分为新闻编辑和生活类内容编辑。新闻编辑就要紧抓新闻热点,占据搜索前列,生活类内容要求必须走出去,和商户合作,和商圈合作,和用户线下合作互动。2016年,直播兴起,殷美玲又第一时间成立了直播队伍,并多次到新浪微博总部洽谈合作形式。多方联动下,官方微博很快突破200万、300万、500万、800万整数关,朝着1000万订户目标努力。
目前,齐鲁晚报的新媒体产品也已经发展成为强大的产品群,成为传播影响力、扩大营收的重要部分。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