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夜济南,文旅助力夜经济

2019/9/15 11:06:52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9月15日讯 9月14日央视《晚间新闻》和9月15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分别以《小学生学做月饼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夜经济”点亮中秋赏月夜》为题,播出济南中秋假日文旅动态,关注中秋“夜济南”。

  赏月、看灯、吟诗,人们对中秋有着很多传统遵循,而如今,阖家团圆吃月饼,选在网红餐厅、逛商圈买中秋创意产品……新兴的“夜经济”用丰富和活力重新点亮着传统佳节赏月夜。9月14日晚上8点,在济南,传统元素与现代城市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交相辉映。大明湖畔,当晚赏月夜涌入了5万人。不仅是外地游客,连本地人也在感叹家乡夜晚变化之大。

  今年中秋节,济南各大景区和特色街区推出众多精彩活动共庆佳节,其中夜间活动尤其出彩,明湖秀通过高科技光影手段展现济南历史文化,九如山耳立音乐节轰动一时,引领泉城时尚夜,明府城百花洲举办迎中秋赏非遗游园,方特东方神画举办拜月大典,印象济南推出大型民俗文化演艺活动“中秋拜月大典”和中秋文艺晚会,灵岩寺景区举办拜月祈福法会……游客和观众参与热情高涨。来自台湾台中的涂先生接受央视采访时说道,这样的中秋气氛,让人回味。

  虽然秋意已深,但从这个夏天持续的夜旅游热度依然不减。

  今年夏天,济南市出台《关于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泉城之夜文旅消费季”推出“10个100”计划,到旅游饭店协会、老建筑文旅促进会、旅行社协会分别推出“10个100”,“泉城之夜”正在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踏下坚实的开拓脚印。

  夜深了,夜经济来了

  从《意见》出台以及“40个100”发布以来,各大景区、文化场馆、酒店、酒吧等摩拳擦掌,纷纷“各显神通”。以景区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暑假期间全市共有13家景区开放了夜场并推出文旅活动。6月中旬起,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每周六开启夜探动物”、露营动物森林的趣味活动;7月20日,九如山开启“耳立音乐露营节”;最近,九顶塔正在打造的南山演艺大码头、跑马岭898米海拔的音乐帐篷节……“夏季景区往年也会推出一些夜旅游活动,但今年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超往年”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说道。

  夜经济,就这样来了。

  “以夜经济为抓手,提升济南文化旅游的品质和内涵,这是个难得的机遇。”济南接连推出的四个“10个100”计划,就是旨在通过夜旅游项目发展,带来购物、电影、文化、餐饮、住宿等多个领域的有效停留和延长消费。这对于济南国际化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城市新名片的塑造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夜深了,文化韵味渐浓

  现在的济南之夜,大有不同。

  以全国非遗曲艺周举办为契机,策划组织戏曲、曲艺、杂技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重现济南“曲山艺海”风采。以明府城百花洲剧场、宽厚里合义书场、老商埠江湖艺社、大明湖明湖居等为代表的小剧场逐渐回归,省会大剧院的经典文化剧目演出人气回升,丰富的“文化演艺”使济南夜旅游更具活力。

  百花洲、融汇老商埠、印象济南、悦立方商业街等街区每晚都上演丰富多彩的文旅休闲活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旅夜经济聚集区。尤其是百花洲畔众多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中秋节期间,百花洲举办了非遗游园活动,集中20个非遗传承人集中展现非遗文化。“

  9月之前,市老建筑文化旅游促进会推出的“百部红色老电影走进老建筑”已在五龙潭公园、融汇老商埠、胶济铁路博物馆、小广寒博物馆播放37场;举办了28场“寻找城市记忆”老建筑沙龙和“百家老建筑手机夜拍大赛”。

  “打造城市之夜,要避免同质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将城市的夜和城市的历史文化深度融合,以文化艺术和城市空间为依托,通过沉浸式体验、休闲娱乐互动等方式,打造符合城市定位和气质的夜赏、夜游、夜宴、夜娱、夜购、夜宿等系列产品。”济南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夜不眠,做好规划全面挖潜

  从引导人到守夜人,活力之城可期。

  “发展夜间旅游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创新性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需要系统规划,科学布局,差异化打造,逐步推进。除了要做好夜旅游集聚区发展规划的‘引导人’,还要做好相关的公共设施配套服务的‘守夜人’。”济南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济南市推出的四个“10个100”,不仅是对现有文旅市场现状的全面归纳,还对未来夜间旅游的发展展开充分讨论和深刻挖掘。比如百场泉城夜休闲文旅沙龙、百名旅游饭店总经理夜经济访谈、“百款文创产品进饭店、“泉城之夜·文旅灯光助力济南夜经济高峰论坛暨中国文旅灯光最近创意济南秀”活动等,为文旅行业从业者深入交流搭建了平台;比如百名“夜游达人”评选、百名夜休闲导游培养等活动,则为人才培养提供了途径。

  济南旅游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夜间旅游的美食、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诸多方面,联合会还在努力挖潜空间,努力给市民和游客送去更丰富多彩的夜游体验。 

编辑:刘自锐    责任编辑:徐茸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