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济南的夜,他们在默默守候:“让济南的夜晚亮起来,再忙也值”

2019/8/24 17:03:22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深夜的济南,凉风习习,总有一些人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24小时开放的公厕里,52岁的张桂英正忙碌着擦拭脏了的地板;路边闪烁的路灯下,周利吉和同事维护着济南深夜的光明;凌晨三点,负责垃圾清运的王林和他的老伙计也开始大街小巷地装运垃圾。

  5平米公厕管理间

  已经成了她的“家”

  22日22时30分,花园路与洪家楼南路交叉口的一个公厕里,仍然灯火通明。52岁的张桂英是这间公厕的卫生管理员,穿着橙色环卫服装的她正埋头拿着工具清理马桶。半个小时前刚刚清理完毕的厕所,在络绎不绝的人群进进出出后已有些脏,张桂英又拿起了清理工具。

  张桂英是济宁泗水人,说话带着浓浓的家乡口音。“看着又脏了,我这不赶紧趁着人少再清理清理。”张桂英说,她来这间公厕已经两个月了。干了30年保洁的她,养成了看见哪儿不干净就要立即打扫的职业病。

  “干我们这一行没有点儿,也没有次数,看见脏了就得去扫。像这些便池边的垃圾桶,差不多不到一个小时就得清理一次。”说着,她又拿起抹布开始清理洗脸盆。

  张桂英所负责的这间公厕,往西是印象城,往北是洪楼广场,还紧挨着一个公交车站,每天来往的人接连不断。自从济南出台促进“夜经济”发展相关政策以来,公厕从原来4点开放22点关闭延长到了现在的24个小时开放。白天黑夜地值班,让公厕边的一间小小的管理员房间变成了张桂英的“家”。

  在这间不足5平米的房间里,支着一张小床,还有空调、做饭的电锅等工具。“这个厕所人多,早上4点多就有附近小区的人来上厕所,早高峰的时候得排队,人多的情况能持续到凌晨两三点。”张桂英说,“虽然也有保洁员公寓,但是在这边直接住着也方便干活打扫。”

  23时,来公厕的人仍然不断,也有市民跟张桂英搭话,“几点了还不下班啊?”张桂英回答,“没有下班的点,公厕大门一直敞着!”

  哥儿仨下班的路上

  看见灯坏了又停下

  23时30分,济南马路上一辆黄色的抢险车辆尤为醒目。坐在副驾驶的是周利吉,济南市城管执法局城市照明设施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当天晚上,他和其他两位同事老张和小刘承担着检修路灯的工作。

  “这个工作分为日巡查和夜巡查,白天就是处理线路问题、检查井维修等等,晚上就是看看灯亮不亮,如果不亮了立马进行维修。”周利吉说,每天早晨8点半到夜里12点是他们的工作时间。

  吆喝着记者上了车,这辆路灯维修车又缓缓地开起来了。在花园路上,一盏不亮的灯引起了小刘的注意。“那有一个。”小刘眼睛尖得很,指挥着开车的老张来到了坏了的路灯处。到了地方,周利吉和小刘一骨碌下车,戴上安全帽,穿上安全服,就来到了位于车后方的升降台里。升降台里有控制按钮,两个人一个负责升降,一个负责维修,老张则在下方做保障。哥儿仨已经搭伙干了一年了,工作上的磨合和适应让三个人也逐渐建立起了默契。

  晃晃悠悠到十几米的高空中,灯泡忽闪忽闪的,两个人根据经验就一眼判断出问题出在哪儿了。麻利地换了灯泡,五分钟之后,两个人从十几米的高空中缓缓下来,此时路灯又重新亮起了暖黄色的灯光。

  零点,哥儿仨到了下班的时间,但是还有一个坏了的路灯需要处理。“刚才巡查员说的,闵子骞路上有个灯坏了,今天得赶紧修出来。”周利吉说,三个人又开车来到闵子骞路,周利吉踏上升降台,测电笔碰了几下都没有反应,周利吉判断可能是下方线路的问题,赶紧招呼着老张在灯柱下方的线路处查看。老张戴上手套,三下五除二就将几个线路连接修复好了,灯泡又重新亮了起来。

  “我们是深夜里的光明使者。”小刘在车里说着,三个人都笑了起来。“干这一行久了,走在路上不看别的了,光抬头看路灯了,快成职业病了。”济南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就要来了,这几天他们格外忙碌,“以前要求亮灯率是97%、98%,现在要求是100%,当天检查当天修复,及时处理,而且我们天天有巡查维修的人员。”周利吉说,虽然忙点,但是能保障市民的夜间出行,让济南的夜晚亮起来,觉得挺值得。

  80个垃圾桶清干净

  天亮时还一片洁净

  23日凌晨2点半,山大环卫所的王林和另一位程师傅,已经抵达印象城的地下车库,这里已经摆满了垃圾桶。

  “每天在来之前,就会有这边的工作人员把垃圾箱统一放到这儿,我们再将垃圾收到车里。”王林说。这边正常有80多个垃圾桶,每到周六、周日和周一的时候,垃圾就会格外多一点。他和程师傅两个人来到车后方,将两个垃圾桶放置到垃圾车的卡槽处,按了一下按钮,两个垃圾桶就自动倒入了垃圾车内。倒完之后,两个人又将空桶整齐地堆放到了墙边。来来回回十几次,两个人合力把所有的垃圾桶清理干净了。

  “清理了还不算完,得做到人走地净。”王林说着,拿起扫帚和铲子,将刚才在倒垃圾的过程中不小心撒出来的进行回收和整理。程师傅拿出毛巾,刚刚的桶每个都有几十斤,装完这些,他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密密的汗珠。

  从印象城出来,王林和程师傅又开车前往了下一个地方。“创卫复审以来,现在垃圾量比平时多多了。”王林说,以前角落里的垃圾,现在都被清理到垃圾桶里了。“像小区里那些角角落落的垃圾都没了,现在精细化管理,人们的意识也提高了。”说着,车辆驶进了一个小区里。两个人配合着将小区垃圾倒进车里,又匆匆上了路。

  王林和程师傅一路走一路装,凌晨4点半,装载着满满一车垃圾的车辆运往了历城的一个垃圾转运处。他们要将车里的垃圾统一放到这里装箱,再由其他的车辆运往垃圾焚烧处。“天亮了,市民们就能看到一片洁净了。”王林感慨。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夏侯凤超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