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老两口相濡以沫56年,离世后都要捐献遗体

2018/1/18 9:27:58   来源:生活日报    

  16日下午,77岁的刘命华再次翻看起她和老伴肖振东的照片和一起整理的家史,怀念起两人56年的婚姻生活,刘命华露出了笑容。刘命华和肖振东两人因工作相识、相爱到结为夫妻,56年来两人没红过脸、吵过架。

  20年前,刘命华萌生了要捐献遗体的想法,肖振东一口答应,但因为儿子的不理解,事情一直没有办成。去年,84岁的肖振东重病在床,刘命华说服了儿子签字,两人最终完成了捐献遗体的心愿。

  如今,肖振东已经驾鹤西去,遗体也已捐献给了医学院,刘命华说,她要在有生之年整理完家史,去完成老伴的最后心愿。

  刘命华向记者展示老伴生前的照片。

  两人在工作中 走到了一起

  16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济南和平路的一个老小区,找到了刘命华的家。

  77岁的刘命华见到有外人来家里,先去一旁的屋子里换了件衣服,接着很热情地将记者迎进了客厅。

  虽然满头白发,但刘命华的精神状态很好,看着记者给肖振东的遗像三鞠躬后,她说着“谢谢”然后把记者让到了座位上。

  客厅电视上方挂着一张两人的合影,肖振东一头白发、西装革履很英俊,刘命华手里捧着一束鲜花,两人看起来很幸福。

  刘命华说,两人是1959年在山东地质局胶东一队认识的。“我俩是一个大队的,他是负责物资管理,而我是负责经济。因为工作原因,两人一直都是在野外工作。”刘命华说起自己的丈夫,脸上带着笑意。

  肖振华是烈士子弟,工作起来认真仔细,在一起工作时间久了,刘命华和肖振华相互吸引,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1962年两人结了婚。“因为工作原因,俩人一直都在野外工作,结婚第二年有了大儿子,当时就把大儿子送到了老家烟台。之后又有了二儿子和小儿子,一共三个儿子。”

  因为工作,两人没有固定的家,在一个地方住上一两年,就要换一个地方,虽然颠簸,但两人的感情却一直深厚,也不吵架,也没为什么事红过脸。

  “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在家话也很少。”在外人眼里,肖振华和刘命华就是一对模范夫妻。

  去年,刘命华与肖振东双双签下了遗体捐献的登记证书。

  出国后萌生捐献遗体的想法

  1992年,刘命华被单位派去俄罗斯调研考察,需要常驻莫斯科。“我一走就是六年,这六年间我只回过一次家,连我大儿子的婚礼我都错过了。”刘命华说,她不在家期间,都是肖振东又当爹又当妈照顾着孩子。“缝缝补补,洗衣做饭,都是靠他一个人,平时白天工作忙,晚上还要做家务,真是辛苦他了。”

  “在国外的时候,就有外国的朋友给我说了捐献遗体的事情,我觉得非常好,1998年我回国之后,就给他提出了捐献遗体的想法,他立刻就同意了。”刘命华说,不管遇到什么事,老伴都一直很支持她,这次也不例外。

  在刘命华心里,捐献遗体一共有三个好处。“首先眼角膜捐献给需要的人,被捐献的人就能重获光明,而我的器官在别人身上,就相当于的我的生命就会延续下去。”刘命华说,年纪大了后,不少同龄人就会问买墓地了吗?在哪买的?“我觉得这样很不好,埋了之后,逢年过节,儿子还要上坟,工作都忙,不去还感觉不孝顺,这样我觉得不好。”

  “再就是,现在医院的学生,缺少遗体来做做研究,我希望医学越来越好,我希望自己也能做一份贡献。”刘命华说,为了将来自己的遗体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她开始研究养生。“我开始学习,我很喜欢学习,现在有了智能手机后,我也在学习,手机我也玩得很溜了,现在我微信里已经有两千来个好友了。”

  儿子从开始的不理解到被说服

  2007年,靠着自己不断学习,刘命华拿到了国际营养师讲师证书。“我就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别人,给别人讲课。”刘命华说,自己一直在为捐献遗体做着努力,但自己的小儿子却并不同意她这样做。“他觉得我这样捐献遗体不太好,将来都没办法去祭拜。捐献遗体需要所有的儿子都签字,他不签字,这个事也就暂时搁浅了。”

  2012年的一天,肖振东突然就中风了。“口歪眼斜,嘴里吐着白沫,当时真把我给吓坏了。”刘命华说,肖振东在医院住了21天,这21天她一直就陪伴在老伴身边,照顾着他。“以前还觉得别人的儿子出国了很厉害,但老了才知道,儿子在身边就很安心,老伴病了,两个儿子都很孝顺,忙前忙后的照顾着老伴。”

  身体好转之后,肖振东也出院了,之后又住过一次院,在此期间,刘命华也一直在陪伴着他。直到2017年4月16日,肖振东再次病倒了。

  这次病得很严重,躺在病床上的老肖需要天天插着氧气管,也不能说话。“但他的意识很清醒,也看电视,去年公祭日和十九大的时候,他看时还激动得掉眼泪了。”

  刘命华说,老伴病重期间,她还在做儿子的思想工作。“最终把他说服了,2017年10月28日重阳节那天,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到家中,他没法写字,我俩一起在遗体捐献登记书上签了字。”

  刘命华说,当把名字签在证书上的那一刻,她觉得很安心,一个心愿终于了结了。

  刘命华为照顾老伴写的日记。

  完成老伴的最后心愿整理家史

  在客厅的书桌上,摆放着两本日记,封皮上写着《肖振东饮食记录》,在肖振东生病的这266天内,刘命华每天都会详细记录有关丈夫的点点滴滴。

  “1月5日(五)小寒农十一月十四日,天气-6℃~2℃,室内20℃,设饮食1900ML,疾少咳少。7:30洗脸,手清洗。8:00早饭:馒头、糖姜、小米粥(决明子、百合、黄芪、桂圆、葛根、燕麦)、香油、水。共计400ML……下午4:40双参口服液+水,鹿胶膏1+水共计80+100ML 180ML体温36.7℃。精神不太好,闭眼咳喘、四肢无力,能否加鹿血酒?”

  这份日记最终停留在了2018年1月7日,那天小雪。8日凌晨,肖振东永远地离开了刘命华。“他之前什么都听我的,我还给他说我活一百,他要跟着我,他也点头了。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次他食言了。”

  老伴走后,刘命华联系了有关单位,将肖振东的遗体送走了。“我经历过两次生死,对这些看得也不重。他的丧事一切从简,周围邻居还有好多不知道的。第二天早上9点钟运走的,他这是为我们祖国的医学事业继续奋斗去了。”说着说着,刘命华眼角里闪着泪光。

  “他还有最后一个心愿,就是要修我们的家史。”在卧室的一个书橱上,放着整整二十册相簿,从两人年轻气盛,到中年沉稳端庄,再到老年的相濡以沫,不同时间,不同的地点,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他们两人的故事。

  “他走了,剩下的故事就交给我吧。”刘命华反复擦拭着相册,“我要帮他完成这最后的心愿。”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