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府城史话:立体人文百花洲 描述济南最初的生活味道

2017/12/26 13:56:51   来源:齐鲁晚报    

  领略一座城,就像阅读一部书,总是有几处高潮和点睛之笔。百花洲之于泉城,便是以古典的笔触呈现一处人文典范,描述着这座城的文化风情与最初的生活味道。

  百花洲,面对大明湖,地处济南文化心脏地带,是一处以园林模式保存下来的古韵文化民居,也是老济南文化生活的缩影。放眼百花洲,院落牵连,小巷伴溪,“槛逗几番花信,门湾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僻。”“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也。”(明·计成《园冶》)济南的文化魂魄在此深深浅浅地漫流。

  这些传统建筑民居,有单层的四合院,也有二层或三层的楼阁,高低错落,屋宇建筑质朴典雅,灰瓦雕檐、镂窗乌门。门槛有高高的青石台阶,天井院落小青砖铺地,淡淡青苔叠加着岁月打磨的痕迹,有一种生命通透的寂静与安好。

  院子里多栽种着石榴树,初夏时,榴花似火,让青瓦庭院多了一份妖娆;秋节至则果实累累,沉甸甸地坠下枝头,充满着季节成熟的馨香与甜美诱惑。墙角偶尔还生长着矮松和夜来香,随意而安静。

  中国人对建筑安居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包括庭中的树木花草。在庭中种植石榴树,除了美化庭院,还要留住风景,留住岁月。

  院落之间有很多石板小巷,穿插错落,互相勾连。每一条巷子都有很美的名字,且充满浓浓的历史人文的味道,如雨荷巷、问山巷、书香胡同、流杯池子街、岱宗街等,气质温婉,格调优雅。

  条条小巷同时伴流着蜿蜒的泉水溪流,处处曲径通幽,连接亭台水榭,曲折缠绕。

  昔日的百花洲,溪畔水渚,有文人墨客们汇聚于此,吟风弄月,挥洒文艺。其中也不乏坊间里弄百姓生活的俚曲和溪畔捣衣声。后人对前人的风雅有诸多的敬仰,其实若生在那个年代,我辈一样风流。在当下匆忙的时代,人们阅读人文,融入生活,也是一种时代的升华。

  这里的原始居民已经迁出,经过规划整饬,成为一片人文艺术文化区。文化遗产和文艺小店隐藏于此,低调勃发。也有不少古典商铺,门前有仿古招牌幌子,恰当地还原了古韵私铺的风情。

  百花洲的街头、巷内很多人文雕塑,以更加立体灵动的方式诠释了人文生活场景。

  百花洲街头,看到一处老灶台,有人在忙忙碌碌地烧茶,这是一处老灶台烹茶雕塑。水已经烧开,一位老太正拎着大水壶往暖水壶里灌。旁边有一个顽童正在拉风箱。灶台上还有一笼屉小点心要出炉。路人仿佛触到了氤氲的蒸汽和食物的清香。

  雨荷巷,浣衣母子的人文雕塑颇有意趣。年轻的母亲在泉边挥舞着棒槌洗衣。顽皮小儿在水中嬉戏,仿佛能听见浣衣声和孩童清澈如泉的笑声,亲切生动,带着我的思绪回到童年的河畔小镇。

  另外还有一家人出游的场面及小孩子们用压水井汲水喝水的雕塑,画面温馨,充满着生活情趣。

  百花洲吸引着大量的游人,沿着婉转的溪流小巷,穿厅过廊,流连顾盼。这些溪流全部是相通的,汇入百花洲水潭,流进大明湖。水里各种美丽的鱼儿随着溪流百转千回,仿佛不是在水中游弋,而是生出脚来在街巷之间行走。而行人走在这里,却似乎变成了一条美丽悠闲的鱼,在溪水之间自由徜徉。

  百花洲水潭如镜,青瓦宅院映在水中,如时光映画,屋舍没变,画中的人在变。就像百姓瓦舍里的拉洋片,人文和百姓生活被拍摄下来,作为生活的留存。

  水面经常出现一位管理员大叔,撑着一只小木船清理水藻。这位大叔身材魁梧胖大,标准的山东大汉,感觉那只小木船有点承载不住他,可是路人的担心是多余的,小船从来没有被踩翻过。我想如果出现一个采莲的姑娘或许更符合百花洲的氛围,画面也更美一些。而大叔并不觉得自己不漂亮,挺胸凸肚、气定神闲地站在船头,小小的舱里满是绿色的水藻。久而久之,觉得大叔也有了一种个性之美。至少他捞水藻的样子很温柔,尽量不惊扰水里的锦鲤。有句话说得好,劳动者是最美的人。至少,他为美丽的百花洲做出了贡献,也是这份人文生活的参与缔造者。

  在百花洲民俗馆门前水潭周边,有古朴的木桌椅,很多人喜欢在这里闲坐。一次偶然邂逅了一群金发碧眼的国际友人,大部分是年轻人,面庞稚嫩未褪,大概是高校留学生,另有两名年长者应该是老师。虽然盯着外国友人看不太礼貌,但那些年轻、高颜值的异域面孔实在太吸引人了,还是忍不住多看几眼。也招来了更多的中国游客。

  景区正好有民俗表演,立着一个麦克风架子。一位矮矮胖胖的大叔,应该是景区的管理人员,一看来了这么多外国朋友,十分兴奋,有些人来疯地抓起麦克风秀了几句济南风味的英语:“welcome to jinanfu”,惹来一阵善意的笑声。外国友人倒觉得大叔很亲切热忱。这口音加上这热情,让人觉得济南和伦敦在地域上是搭界的。

  外国友人对百花洲十分着迷,在中国友人的带领下,四处参观了一番。民俗馆内历代古物带领人们穿越历史,触摸文化深处的悸动。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物件,仍然让国际友人的目光充满虔诚。随后在民俗馆门首水畔,外国友人们或坐或站,兴致勃勃地欣赏文化演出,之后恋恋不舍地拍照留念。

  文化建筑园林的表情,深深浅浅地镌刻在这座城的历史中,丰富而动人。这份文化内质有时候需要千遍万遍地去体会。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